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吉伦沃特、哈雷尔兴奋剂事件曝光,媒体称两人或告别CBA。

直播信号

6月24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在2025年的CBA季后赛期间,广东队外援吉伦沃特与新疆队外援哈雷尔,被检测出使用了含有羧基四氢大麻酚的兴奋剂物质。羧基四氢大麻酚通常存在于大麻植物中,此举不仅是对比赛的严重亵渎,更是对篮球界价值观的直接冲击。

哈雷尔在4月15日的比赛中,即新疆队与辽宁队的对决中,虽然出战了14分24秒,却未能得分。而仅仅一天后,吉伦沃特在广东队与山西队的比赛中,尽管上场了27分37秒,取得了17分和8个篮板的数据,但在兴奋剂风波的阴云笼罩下,这些都变得苍白无力。面对确凿的证据,这两位球员选择了不再申请B瓶检测。

如今,两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按照相关条例,他们将面临至少3个月至两年不等的禁赛处罚。这起事件立刻在篮球界引发了广泛关注,连知名媒体人@三土带刺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这两位球员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就此断送在CBA赛场。

回顾CBA的历史,兴奋剂事件并非首次出现。早在13年前,山西队外援马库斯·威廉姆斯就因兴奋剂问题被禁赛6个月,当时的主教练张德贵也遭到了罚款。但吉伦沃特和哈雷尔的这次事件,无疑再次将CBA的反兴奋剂管理推向了风口浪尖。

从内部角度看,这两位外援的职业操守确实存在问题。作为职业球员,他们应该清楚知道兴奋剂对比赛公平性的破坏程度以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巨大影响。但他们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球队和CBA赛事的不尊重。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也可能是受到了不良习惯的影响,缺乏自我约束。

哈雷尔在CBA赛场上的表现一直饱受争议,他的防守态度和比赛态度都受到了质疑。如今再陷入兴奋剂丑闻,人们对他对篮球的热爱和职业精神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从外部原因来看,CBA在外援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各俱乐部在引进外援时虽然会考虑多个方面,但在外援在场外的生活习惯和品德方面的监管还有待加强。不同国家对于兴奋剂相关物品的法律界定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部分球员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此外,CBA对外援进行的反兴奋剂教育普及程度也受到了质疑。同时,从检测到结果公示的时间间隔过长也使得检测的及时性和公正性受到了外界的质疑。

这样的事件对CBA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BA一直致力于提升赛事质量和影响力,但这样的丑闻无疑给联赛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CBA应该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对外援的管理工作,完善检测机制,营造一个公平、纯净的赛事环境。同时也要警示广大球员不要触碰兴奋剂这条红线。对于吉伦沃特和哈雷尔来说,若想重回CBA,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